Sunday, June 17, 2007

循序渐进自底向上的中国企业信息化思路

据说中国企业的信息化走得比较艰难。我根据掌握的有限信息,提出以下思路:
“信息化”为什么就意味着要引进一套新的IT系统呢?现在所有人(除了极少数有头脑的有品位的,比如本blog writer)、所有企业不是都依靠Word来做文件,Excel来做报表,email来联系么?所以中国企业并不是没有信息化,而是信息的机器化(/自动化/形式化)程度不够而已。我们不是要引发一个质变,而是要持续的推动量变。首先应该承认当前做法(current practice)的合理性,然后通过引入辅助工具提高其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从辅助工具到支撑工具,直到建立起IT框架。不要无故废除任何使用习惯,不要无故引入任何新界面。比如,可以从用脚本程序使当前的文档处理工作更简洁开始,逐步将数据赋予语意,最终使企业的工作流程基于信息系统。
这样做的原因,除哲学和宗教理由(没什么好讨论的,信就信,不信就罢了)外,还有一个现实的:一般来说,在中国企业中,因为利益分配太不均,雇员并不热爱雇主。因此雇主出于自己的私利引入一套信息系统,对雇员来说,不仅意味着加班培训的负担,还意味着系统投入运行后导致的更高节奏的工作、更多人被机器取代。雇员自然是抵触这样的“信息化”的,也不太可能有效的利用新系统,更不说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发挥。但是循序渐进自底向上的思路,是以降低雇员工作的负担为最初目标的,所以能得到实际使用者、企业日常事务的推动者的欢心,更可能成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