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06, 2007

[剪报]子德: 想到休闲 想到成都 <- 鬼迷心窍的政府和愚蠢的GDP爱好者应该看看

经济是怎么发展的?社会是怎么发展的? 人应当怎么生活?GDP是干什么吃的?以下《成都日报》对成都文人子德的采访给出了答案:

--start quotation-->
“耍”出来的经济增长社会和谐

  谁理解成都人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知道你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相信这道填空题你会做得很轻松:春天来临,阳光灿烂,一个资格的成都人马上会想到去什么地方做什么?

  子德:去郊外看油菜花、桃花(笑)。成都人就喜欢大自然。像这段时间,春暖花开,正是去山间看桃花、到田野看菜花的好时机,大家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天,喝喝茶,是再舒服不过的事情了。

  记:恭喜你,非常正确。春天到郊外看花、喝茶对于成都人而言完全是本能反应,这样的景象引得好多外地人羡慕,但也有外地人不理解,说成都人整天喝茶晒太阳,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怎么办哦?

  子德:这些外地人不了解成都人。他们对成都文化不了解,对成都人的性格、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不了解。用一句话来总结,他们是对成都的生活方式不了解,所以才迷惑、茫然,甚至产生比较负面的认识,说成都人懒散,缺乏动力,不思进取。

  记:关于成都人的正确解读该是什么?

  子德:成都人就好比是浮在水面的一只鹅儿,表面上悠游自在,下面两只脚却在不停地划动,非常努力;表面上是晒着太阳,东张西望,实际是在捕捉信 息,辨别方向,判断下一步该如何前进。一个典型的成都人,就是在休闲中交朋友,协调人际关系,捕捉信息,谋求发展。成都人生活方式的核心就是张弛有度,知 快守慢。

  记:成都人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生活方式呢?

  子德: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像燕赵文化慷慨悲歌,三晋文化务实豁达,而成都文化的精魂是“道”,即“道法自然”。成都人在独特的道文 化影响下,崇尚自然,喜欢自由,从而构成了自己的交友方式和思考方式,最后变成生活方式。除了文化的影响,成都的地理环境对于成都人生活方式的形成影响也 非常大,这么好的气候,这么美丽的大自然,只有傻瓜才关在办公室里不去享受。那些指责成都人懒散的朋友,不知道从古自今,成都人创造了多少个世界第一、中 国第一。前几天我还看到一个报道,说境外媒体评价成都已经成为中国内陆最具投资价值和竞争力的城市。

  从耍而来的进步

  记:你曾经用这样一句话来解读成都:成都是玩出来的社会和谐,玩出来的经济增长。不明白个中奥妙的人,恐怕会说这太矛盾了。

  子德:那我就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下。我先说说经济现象。成都人和别的地方的人一样爱钱,但存钱的欲望不如有的地方的人那么强烈,对金钱的追求不 如有的地方的人那么毫无止境,他们内心始终有个度。比如,沿海人买了一个铺面,一般都是自己一家人全身心投入进去,尽量地多赚钱,然后又去买铺面,不断地 去集聚财富;但成都人不会那样做,他们的一种选择是租给别人,收取租金,另一种方法是自己经营,但会请一个小工帮忙看店,自己负责管理。成都人又怎么管理 呢?约朋友喝茶,打点小麻将,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收集信息:哪些东西好卖,那些地方进货比较便宜,然后就去进货,交给小工去卖。我们来分析这个过程:通过买 铺面这个投资行为,成都人提供若了干个就业机会,投资赚钱之后,成都人买辆奥托车出去郊游,又给郊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支持了旅游业、餐饮业的发展。你 说这是不是耍出来的经济增长,耍出来的社会和谐?

  记:不错,共同繁荣,共同富裕。

  子德:对呀,这样财富的集聚度不会太大,不像沿海,一个人想把所有的钱赚完,自然容易导致财富高度集中,把贫富差距拉得过大。而我们成都人,讲 效率也有效率,说加班就加班。我有个印象特别深,农村大战“红五月”的时候,通宵达旦,几天时间,就把小麦收起来,把水稻种下去。可等到秧子上田坎了,大 家就呼朋唤友喝茶去,看川戏去了。这是休闲放松,但又是他们总结和交流生产经验的好机会,如小麦产量如何、什么品种、采取什么样的耕作方式等。第二年,农 民就会自己调整。你说,这是不是张弛有度,又是不是耍出来的经济增长,耍出来的社会和谐呢?

  记:难怪有人说,你惟一的偏见就是认为成都哪里都好,连“游手好闲”这个过去用在成都人身上的贬义词都被你演绎出了新意。

  子德:算是吧。当然,论事实,成都并不是全部都好,但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别人对成都的偏见纠正过来。说一个城市因为爱耍就没有发展动力,那 是很可怕的。其实耍是人类的天性。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人类的进步都是耍出来的,如果人不想耍,不想从繁重的、生存必须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就不会有生 产工具的改革,也不会有生产力的提高。马克思早就说了,休闲是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全面发展自我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追求目标。共 产主义是什么?就是人类有充分的休闲时间,从物质生产中解放出来,回归天性,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所以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 “劳”“闲”矛盾运动史。

  休闲作为资源

  记:美国《时代》杂志在1999年12期中预测,2015年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将紧随其后进入,它印证休闲跟生产力和经济的发 展的确为正相关。既然成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休闲了,这是否说明成都的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在过去是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

  子德:成都平原得益于大自然的恩惠,加上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泽被,生产力水平相对其他地方要高。一个劳动力就可以供养一家人,人就会有时间去休闲,有人去读书,有人去进行智力劳动。

  记:结果成都人就先一步休闲起来。

  子德:所以休闲在成都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现象。成都的休闲程度这么发达、普遍,证明了成都的生活方式领先。休闲不是落后的表现,恰恰是进步的表 现。我们成都人的休闲生活方式是值得倡导的,是光荣和骄傲的,用不着回避。过去老人教育我们,年轻时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的就是老了后有个好的休闲条 件。现在生产力发展了,我们边工作边学习边娱乐边休闲,不是更好吗?为什么非得要老了才休闲呢?过去过年过节才吃肉,现在我们天天吃肉;过去老了才休闲, 现在我们边工作边休闲,这难道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end quotation--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