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31, 2006

James G. March

今天看到这个人的介绍,这个人好可爱啊!他说的话这么合我心意!我喜欢他!

以下是他的话:
“我喜欢做的是推敲想法,而不是推销想法”(这个现象在软件工程界多见)
“想法的美感比它有没有用处更重要” (太美了,这个想法!)

(未完待续)

Tuesday, December 26, 2006

我要给李银河阿姨点首歌!

可惜她听不到,我就把歌词放在这里!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There's a new sun
Risin' up angry in the sky
And there's a new voice
Sayin' "we're not afraid to die"

Let the old world make believe
It's blind and deaf and dumb
But nothing can change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There are changes
Lyin' ahead in every road
And there are new thoughts
Ready and waiting to explode
When tomorrow is today
The bells may toll for some
But nothing can change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The future's comin' in, now
Sweet and strong
Ain't no-one gonna hold it back for long

There are new dreams
Crowdin' out old realities
There's revolution
Sweepin' in like a fresh new breeze

Let the old world make believe
It's blind and deaf and dumb
But nothing can change the shape of things-
Nothing can change the shape of things-
Nothing can change the shape of things-
Nothing can change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Monday, December 25, 2006

向李银河致敬

李银河:
当今中国最伟大的某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动物权力斗士之一
社会正义争取者
知识分子
思想启蒙者
人道主义者

今天路过她的blog,太感动了,重点看了两篇:
聚众淫乱法批判(上)(下)
太原淫秽网站案质疑

以下引用一句:
我们应当思考为什么现代国家都没设淫秽品法,原因之一是:这个法律是一个有阶级偏见的法律。因为淫秽品的消费者大多是社会底层的民众,虽然上流社会不屑于观看,但是广大底层群众有这种消费需求,如果按照上流社会的价值和审美观制定法律,那么法律就有可能带有阶级的偏见。
个人理解“(阶级的)偏见”实际上是另一个词的比较隐讳的说法。

还记得吗?“中国话剧院一位许姓男演员与其妻子招了另外两个年轻女性在家玩4P群交的性游戏,被抓住枪毙”。 我在此发愿,大家见证:有钱以后,出资编一出根据此事的话剧,在世界各国巡演,纪念这位许姓先驱!

补充发愿:要把李银河的blog翻译成英语(出钱出力),让全世界人民看到!

在回来添一个愿:给抗AIDS研究捐一笔钱,扫除这个通向人类自我解放的技术障碍。

对Info. Retriever们的严重警告

Peter Drucker:
你发的信息越快,收到的信息也就越多,你的转换量也就越大。有了这么多的信息在你面前,人们就有越来越多的欲望来消化这些信息,而不管这些信息的内容是多么低级。因为有大量的电子信息,人们的思想会越来越缓慢,所以信息越多越无用。

IBM的知识管理专家Laurence Prusak在HBR上一篇题为"The World Is Round"的文章中也发表了“获取信息不等于获取知识”的观点。以下引用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
Information, says Prusak, is a one-dimensional message bound by constraints of form--a photo, document, recipe or symphony score. It is what it is, a packaged message . But what it is not, Prusak says, is knowledge. Knowledge is the assimilation and connection of information through experience, often over the course of many years, as in the training of a surgeon or other high-skilled professionals.

Knowledge results from this assimilation and connecting of information through apprenticeship or mentoring.

Information apart from experience and insight is merely information. Knowledge occurs over long periods of time, through assimilation of information,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It results in deeper insight and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and it leads to skills that surpass information itself.

It's a result of interaction and, at best, of community.

Being connected is important, but connection alone doesn't lead to the kind of knowledge that results in skill, insight, and meaningful experience.
(罗里八嗦!)

Friday, December 22, 2006

哭之笑之二:利益集团开始诋毁计划生育

(本人不画画,也不写画家评传,但是本人要搞影射)
最近有专家吃了血汗工厂主的黑钱,在媒体上发粪,诋毁计划生育。

血汗工厂就是当代的奴隶制度。随着人类的自我解放,这种制度越来越遭到批判(“民工荒”就是劳动力市场对它的蔑视)。再加上近期人民币升值,中国制造的成本上升。血汗工厂主为了维持暴利,正在反 动一场针对“计划生育”的战争。他们的诉求是:自己要受良好的教育,有充足的资本和信息,同时要有一个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市场。他们的手段是:在网上和媒体 上诋毁计划生育,编造无节制生育的好处,否认他人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

他们的危害是:剥夺他人全面发展的自由,引起贸易摩擦(他们自己获得暴利,国家为此买单),阻碍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低端制造业,祸国殃民肥个人啊!

Thursday, December 21, 2006

人能通过跳楼获得失重体验吗?

当一个人站在高楼上,他能通过跳楼体验到失重的感觉吗?不能,因为如果他/她跳了,所有的体验都会很快消失。
一个人能体验到第二天的生活吗?可以,他/她只需要照常生活。
可是这二种情形有区别吗?没有。活过明天同样意味着他/她离死亡更进了一步,只不过前进速度比跳楼慢些。
咋矛盾了?人为啥会有体验?想不通。

Sunday, December 17, 2006

Market rulez!

1楼
----
昨天去看诗婢家的艺术品拍卖预展,有以下发现:
1.一个近似规律:同等水平(当然这是无法衡量的)的油画价格 = 国画价格 × 人民毙兑美元汇率。Market rulez! 因为油画是国际市场流通,国画是国内市场流通。感觉美国家庭挣/花一个美元就等于中国家庭挣/花一个人民毙。所有有此定价规律。

2.哼哼,老子还是相当有品味的。我一眼就认定是最好的一幅油画,过去一看,罗中立,股价2、3十万。我闪。

2楼
----
在琴台路(古代司马相如和文君白天做生意,晚上那个的地方)和送仙桥上走了一圈,发现有的工艺品定价偏低,具体是哪些,我不说。

哭之笑之(本人不画画,也不写画家评传,但是本人要搞影射)

中国博士被指越来越垃圾 女博士怕论文愁嫁人

内地女博士 香港 行贿
这件看似无关紧要案子,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它证明了一个重要的命题:中国的贪污腐败不是制度问题,更不是由政府引起,而是文化问题!它是中国人文化基因中的一部分,是不可去除的。因此要想根治这个问题,只能放弃中国文化。

怪不得“和黄”在上海的房地产做得这么好!

原来李家父子总共给了某人的儿子1亿3千5百万美元啊!兄弟伙们,1亿3千5百万美元,够我们吃喝嫖赌好几年了!

这是其中一次的报道:
和记黄埔发言人张景如表示,此次和黄...斥资9000万美元予上海宏力,是该公司近3年来首次投资的半导体公司”

天呐!还有啊还有!不看不知道啊!好复杂啊!

Saturday, December 16, 2006

期待nirvana

看看中国人写的计算机书,啥狗屁东西(统计意义)!居然敢出版,厚颜无耻!哦,忘了,评职称 要用这个。

我觉得,中国的大学要真正达到一流,要经过一个涅盘。开始一段时间没有人写得出一本书,几乎没有人发表论文。然后渐渐的,有人开始发表论文、写书,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得就是世界前沿水平的书和期刊了!

没有国产书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中国的大学教师终于自己读了进口的教课书;它意味着中国的大学教师终于有勇气承认外国不仅科研水平高出中国,基础教育得水平也高于中国,老外的书写得比中国的书更好懂,而且可以全面满足教学需要;它意味着以为着中国的作者终于以水平低下、抄袭和制造劣质出版物为耻了;它意味着中国的师生终于习惯了英语;它意味着职称评定终于不扭曲最合理的努力方向了;它意味着在官僚眼里中国的学术水平倒退了,但是大学已经不被官僚的癖好所左右了!它意味着当再次有人开始写书时,这书将是世界水平的!

Friday, December 15, 2006

投资者的方法

前几天看到著名投资者曹仁超的一段分析:

看好内地一级城市豪宅
去年中国最高收入10%的家庭与最低收入10%的家庭差距达22.69倍;而中国豪宅售价只是低收入户房价的4.1倍。近几年来,豪宅住户收入同低价房屋住户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院2000年、2001年、2003年、2004年和去年分别是5倍、5.4倍、8.3倍、8.9 倍、9.25倍,相信今年已超过10倍。2003年开始在香港出现的楼价两极化,在中国仍未出现。现在香港豪宅每平方英尺售1万多元,是天水围低收入家庭住宅的11倍左右,而中国只是4.1倍。从这点看,内地一级城市豪宅未来10年的上升空间仍十分大;反之,普通住宅楼价上升空间不大,未来在中国投资房地产须把握的重点仍是:地点、地点、地点!投资宜集中在内地豪宅区。去年国际平均水平显示,收入最高10%家庭的收入是最低10%的9.7 倍,而相应两个全体住房价格的区别是7.75倍。
有意思!我咋想不到用宏观的统计数据来评估房价喃?这就是投资者的方法论了吧。以后要有机会要训练一哈搞投资这一套思想方法。

Thursday, December 14, 2006

Envision as a socialist, work as capitalist

一楼
----
One should envision as a socialist and work as a capitalist.

I am so glad that finally I worked this out to resolve all the conflicting facts!

May peace be upon my mind!
May my mind never settles!

哦哟,给我安了这么大个罪名啊,我好害怕哦

胡耀邦之子,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委员,即得利益者胡德平说了:“清算民企第一桶金就是否定改革成绩”。翻译成通俗语言就是“这一盘,哪个要是给民企过qie,就是给改革开放过不qie,我就给他过不qie!”

好吓人哦。这顶大帽子扣得。咋个神都没回过来就成了和改革开放过不qie咯。

A,我想问你一哈。改革开放是不是只有成绩没有负效应哦?

Wednesday, December 13, 2006

某民族性无能

此民族每次看见其他民族的c奸(c∈{强,通,...})新闻都异常亢奋。“你们看吧,我说这不是好事吧。又c奸了不是?瞧我多干净!”

记得历史书里记载的清朝中国人对西方科技的态度吗?很搞笑是不是?但我逐渐有了一个震惊的感觉:今天的中国人对科学技术的态度,虽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而进步,但是扣除这个全世界的整体前移,较之西方国家,比清朝时候并无提高。

中国人与科学技术应该有两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吧。一次是长久鄙视科技而最终导致上世纪前半程的教训;二是这几十年由科技产品商品化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但这二次经历真的端正中国人对科技的态度了吗?恰恰相反。经历1在中国人内心深处埋下的对这种外来怪物的恐惧和抵触;经历2又使中国人迷恋科技产品带来的享受而不能看到科技发展的宏观全景。所以,当中国人自己无法随意驾驭前沿科技(性无能)时,总是对技术的负面影响(c奸)异常敏感。

比如n久以前(半年到 一年),我看到过一款叫FlexiSpy的手机软件。这个软件其实就是一个手机的remote controller。由于其兼容硬件的高性能(注意前面这几个字,眼睛不好的人,提醒一下,不要看成“由于这款软件功能强大”),FlexiSpy可以帮助手机发挥出一些很有创意的功能。最近,随着中国用户开始购买这些计算能力较强的手机,FlexiSpy也在国内出现应用。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无聊记者们纷纷用“烧死异端”的狂热情绪来描述这款软件。在这些报道中,“疯狂流传”、“悄悄流传”、“诱人”、“特洛伊”、“电脑木马病毒”、“害人害己”、“感染”、“偷偷”、“涉嫌违法犯罪“等短语格外显眼。这又让我想起当年一些记者和找不到事做又想领工资的官僚疯狂的诋毁照相手机。注意,我鄙视的并不是全面评估科技的效应,我也没有宣称,只要是新科技,就一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就可以不加限制的使用。我鄙视的,是这些人惊恐气愤的态度。看看上面引用的词语,是理性务实的吗?在这些关于FlexiSpy的报道中,我没看到过一篇讨论了哪些型号的手机与之兼容(实际上数量相当有限),要让它发挥作用需要哪些步骤(和清朝时中国人分不清科技和巫术如出一辙,好像洋人的东西都是不可理喻的法力,实际上如果你知道这款软件的安装过程后,你知道FlexiSpy不会无缘无故不知不觉的进入你手机),或准确描述这个软件的能力(由此评估不当使用的后果及应采取的措施)。 这些人似乎总要给科技的进步找出负的道德影响,然后尽情宣泄他们的悲愤,其变态的心理才能稍稍宽慰。

为什么全民对科技的态度是重要的?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不是只由科技精英和科教部门决定吗?原因至少有二点。第一,国民对科技越理性的热情,产生的科技精英的比例越大。设想两个孩子,一个的家中订阅了《科学XX人》《流行科学》等刊物,一个整天在父母对科技进步的挫折感和误解中长大,两个孩子都读大学理工科,哪个更可能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第二,消费习惯对科技水平是有影响的。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日本的半导体和机器人科学水平。普通日本家庭对尖端科技用品的迷恋程度是世界第一的。我想这部分解释了日本半导体科学的发达和今年其机器人科学的突飞猛进。无论初级产品的性价比多么糟糕(in hindsight),在日本都有狂热的科技迷为其买单,支持它走向成熟,这真是另人叹服!市场的激励和支持,是政府科研金费永远无法替代的。宏观的效果是:中国的国民财富流进了房地产开发商的腰包,日本的国民财富,流进了机器人试验室。在发生战争的时候,这些由普通消费者支撑起来的机器人技术,将会非常可怕。

Thursday, December 07, 2006

资本主义化和全球化就跟鬼子进村一样

突然一冲动,脑壳一片空白,想骂娘了,于是写了这个标题。
要是我老hur看到又要洗我脑袋了。
精英们看到肯定觉得我是loser。

Sunday, December 03, 2006

html web computing要过气了,desktop computing又要发达了

注意哦,这篇文章写于2006年12月,而且这个观点是我在一年以前提出的,几个月前还给朋友们提起过。

晓不晓得现在是啥子世道哦?现在是web2.0(技术上的)疯狂到啥子程度了:gai边边上一个人举个牌牌:急招Ajax程序员。一群人围到投简历!另外一个人举个牌牌:web2.0网站融资。过一hur,人都看不到了,只看到一堆钱,上面伸个手出来,手上一个牌牌:web2.0网站融资.

反正就是,现在敢发表这种反动言论的,就剩我一个了。我要是得禽流感了,就一个都莫的了。

哎呀你看嘛,我才开始写blog几个小时,就发现这个程序n多问题。刚才在“流氓问题”一篇说到用户界面对象同步问题。我又发现有n-1种方式可以让这个程序扯拐,好像比Word还pie。
以前大家觉得用GDI一笔一画整个UI出来实在是太低效率了。现在对了san,现在(我__,刚才按到Ctrl-U了,biang一哈弹个窗口出来,给老子吓腾了)UI也可以用markup语言来写了,这个优势消失了san。以前要通讯就要整Winsock,Winsock一来,啥子多线程、同步问题,啥子异步传输跟到跟到就来了,弄不好人家搞web的都qie游泳池耍了,搞C/C++的还在线程池hou头哦!现在又对了san,现在可以用web service了san,管你__底下咋整哦,反正我在天上编程。还有,现在还可以用IM API了san。这个对IM进行利用的前景好哦!基本上等于'02年成都的楼市。

大家晓不晓得流氓软件软件是搞啥子的?流氓软件就是搞 web发现很多事情用web搞不定,非要用desktop才行。现在世界上最流氓的是哪个?就是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嘛。所以大家还是不要对 Microsoft失去信心。特别是google的果儿们不要有事莫事就鄙视Microsoft。

软件的发展就是一耸一耸的。今天你耸一哈,明天我耸一哈。等到其他的方面都耸起来了,就只剩人机交互成用户体验的瓶瓶儿颈颈儿了(我说的是相当高档的人机交互,比如语音,比如收集用户的使用习惯),哼哼,desktop computing就该发达了。

***
There are some fundamental deficiencies in hosting application programs wiht the browser (instead of the machine or virtual machine) . The deficiencies are due to the HTTP protocol and (X)HTML language, which are not originally designed with support for Ajax in mind. They are not accidental but essential -- the deficiencies are in computing model, not in the facilities they provide. Yes, but using a lot of hacks some of them can be offset, but they still have nonnegligible impact inlcuding: higher bug rate (as demostrated by this app. I am using), less consistent performance, higher cost of developing and maintenance and finally a limit in functionaliy.

数学是理工科学生的任督二脉

学理工科的打通了数学,还不得让你飞上天去?

啥子喃?你对你的身材没有信心?那工资总要飞上去嘛。

Saturday, December 02, 2006

问google的科学家吴军一个关于《数学之美》的流氓问题

注意:这个问题是流氓,我本人不是流氓(The proof is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blog and the interested young female readers may contanct the author for details)。

背景:google的科学家吴军写了一系列关于NLP和IR中的数学的文章,题为《数学之美》。(你想要啊?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google嘛,你不google别人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屏幕,可是你还是要google的。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google去吧)

文章写得很好,对我很有用,但是有几处错别字,所以我的问题是:既然作者讨论了如此威力强大的NLP数学工具,为什么不用这些工具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分析,找出和自动改正错别字?(对不起,各位观众,写到这里我发觉这个web app有一个bug:编辑框的状态和上面格式按钮的状态不同步啊,比如有时上面不是黑体,下面打字出黑体,哪个老大出来debug一下嘛,我不懂HTML) 比如说,《系列一 -- 统计语言模型》里讲到可以用一个模型评估一串文字是人话的可能性。既然你都有这个程序了,你把每个句子放进去评估一下,有错别字的句子成为人话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小啊?还有,你还可以进一步用那个Markov chain把错别字dia出来嘛。

流氓耍完了(是这个问题耍流氓哈),我qie洗澡qie了。

附录:数学之美们的地址们
1. 统计语言模型

2. 谈谈中文分词

3. 隐含马尔可夫模型在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4. 怎样度量信息

5. 简单之美:布尔代数和搜索引擎的索引

6. 图论和网络爬虫 (Web Crawlers)

7. 信息论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8. 贾里尼克的故事和现代语言处理

9. 如何确定网页和查询的相关性

10. 有限状态机和地址识别

11. Google 阿卡 47 的制造者阿米特 . 辛格博士

12. 余弦定理和新闻的分类

13. 信息指纹及其应用

14. 谈谈数学模型的重要性

15. 繁与简 自然语言处理的几位精英

16.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谈谈最大熵模型

后记:
我无语了(因此以下的文字各位就当我在放屁好了(放屁都用文字,好有文化!)),这个编辑器bug实在太多了。我真不知道SalesForce的用户们是咋在混哦?不会是喜欢自虐吧?

呓?这个就是blog啊?

今天是2006年12月3日。早晨吃的面包,中午吃的鸭子,下午第一次写blog。

06年才开始弄blog,我是不是太土了?

写完了,我来qio一哈,blog是啥样子的。